close

 這個部落格最初就是為了讓發案主有個參考依據開設的,所以後來案源穩定後,自然而然就荒廢了。只剩偶有留言通知時會點進來看看。

 今天有則留言引發我的好奇心,稍微研究了下,才發現原來2012年參加518徵文比賽時得獎的文章,於2013年公佈在專欄上(http://case.518.com.tw/topic-detail-14.html),難怪明明沒在更新,卻一直有穩定流量。

 話說,三年前我參加徵文比賽時,本來是想藏私的。

 但是藏私的東西就沒看頭,不願意分享的話,真的乾脆不要參加比賽算了。

 由於當時寫的內容,真的是經過一番工夫後獲得的經驗,所以今日再回頭看,坦白說並沒有什麼想撞牆之感(畢竟人總是會不斷成長,國中時看到國小時的日記會很崩潰,高中時看到國中時的日記會很厭世,現在則已經完全不想去思考那些尷尬的代誌了(遠目))。

 這代表什麼呢?

 代表那些經驗或許不是對每個人都有用,但確實是我自己在接案時的重要基礎。

 即使細節手法一直修正,但這些中心思想是不變的,所以即使我已經擁有更多歷練了,仍然不覺得當初的想法過於幼稚。

 坦白說,經過三年,當初寫下那篇文章時的環境,已經與現在截然不同了。

 當時是外包網剛崛起的時候,在518之前應該只有104跟Jcase以及少數幾個案源極少的外包網。我大學的時候,靠著104外包網在SOHO界碰撞出些許心得,後來畢業後在職場上受挫,覺得還是SOHO適合我時,正好是518外包網草創時期,記得剛開始似乎可免費接案一陣子,後來必須加入會員時,費用也滿便宜的。

 整體來說,可以說是我們這些初期會員與518互相扶持成長(互利互惠?)的日子吧?

 現在518壯大了,我猜,當初那批會員要不就是已經有穩定案源,不必再付費找客戶,要不就是已經脫離SOHO,另覓新天地了。

 所以當初對518的推薦或許不精準了,畢竟已經很久沒有研究了,想加入會員的人,還是必須好好評估自己的狀況。

 分享的那些經驗,不過就是SOHO的入門磚,實際上的運用仍是看個人發揮,適合的人自然能夠從中推敲出專屬自己的接案技巧,不適合的人恐怕有人手把手指導也不見得能夠上手。

 不過,就像當初我講的。

 外包的優點之一,就是可以隨時評估自己適不適合這條路,甚至可將豐富的工作內容當作契機,尋找自己的天份。

 因此,即使最後發現自己不適合當SOHO,在摸索的過程中好好地正視自己的接案狀況(與發案主的交涉過程、工作過程、遇到的挫折等),必定能從中看見些許線索,找到更適合自己的道路的。

 至少,我是真心這麼認為的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vakn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