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undefined 

我一直以來都不太喜歡清末民初。

對我來說,清末民初說古典又不夠古色古香,說現代,又摻雜了太多以現代眼光來看相當落伍的事物。

有種不上不下的感覺。

當初會買這本書,完全是因為想念已逝愛貓,看見有人引述書中的一段話:

「我曾做過一個小夢,怪他一聲不響地忽然走了。他現在故意慢慢兒走,讓我一程一程送,盡量多聚聚,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里長夢。這我願意。送一程,說一聲再見,又能見到一面。離別拉得長,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?我算不清。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,愈怕從此不見。」

我是個夜夜作夢的人。

聽說夢多代表睡眠品質不好,但我不是很介意。

因為我常在夢中遇見七寶,夢中的牠摸起來軟軟的、暖暖的,就像還在我的身邊一樣。

所以對楊絳的這段話感觸很深。

這本書到手前,我以為我只會看前面的萬里長夢,後面楊絳與錢鍾書、阿圓生活的事情,我應該會覺得索然無味才是。

畢竟,我會想看這本書,只是想在楊絳的文字中感受那份共鳴而已。

沒想到,萬里長夢說長不長,說短不短,我卻透過楊絳平實的文字,對這父女倆也產生了感情。

所以順勢就繼續翻了下去。

看著楊絳帶著阿圓住在娘家玩耍、去婆家「作媳婦」,看著錢鍾書在強勢的父親前無奈的模樣,看著錢鍾書與阿圓父女玩鬧的模樣,看著楊絳又好笑又驕傲的心情,不知不覺地,整個家族在我腦海裡都鮮活了起來。

所以當我看著結尾楊絳說著

「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。人間也沒有永遠。我們一生坎坷,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。但老病相催,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。」

「一九九七年早春,阿瑗去世。一九九八年歲末,鍾書去世。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。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。「世間好物不堅牢,彩雲易散琉璃脆」。現在,只剩下了我一人。

「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「我們家」的寓所,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。家在哪裡,我不知道,我還在尋覓歸途。

就覺得格外惆悵。

看見等著「回家」和阿圓、錢鍾書作伴的楊絳,卻仍寂寞地任由年歲繼續增長,就不禁也跟著想念起了阿圓與錢鍾書。


arrow
arrow

    lavakn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